变节者成员技能 剑刃风暴是谁的技能
各位WOTer大家好!
近期的超测服迎来了几位新客,除开上期提到的维克斯MK.3之外,还有一台M系的VIII级金币中坦——克莱斯勒MTC 2TC。想知道它的历史原型是谁,游戏中的参数如何?别着急,这就带各位一探究竟!
历史信息
尽管MTC 2TC这个名字显得格外拗口,它的原型却真实存在。早在M48还处于测试阶段的1951年,其后续型号的研发就已在同步进行。1952年的首次问号会议后,军方将新式中坦的设计分别交由H.L Yoh、联合工程(AE)、克莱斯勒三家公司进行,Yoh推出了从M-I-Y~M-VII-Y共7个别具一格的方案;联合工程公司推出了AE系列坦克;克莱斯勒公司则推出了2种拥有不同行走机构的概念设计,其中的常规方案即为MTC 2TC。
▲ 克莱斯勒的常规双履带方案,即MTC 2TC的原型
克莱斯勒的2个方案分为新式的四履带和传统的双履带方案,两者重量均为45吨上下,都采用座圈直径达93英寸的大型扁平炮塔,容纳了全部4名乘员,其中驾驶员位于左前方的独立座椅上,可与炮塔反向旋转,从而时刻保持朝向车体前进方向。主武器为一门105毫米T140线膛炮,副武器为7.62毫米同轴机枪与车长塔中的12.7毫米机枪。装甲防护水平则与M48基本一致。
▲ 克莱斯勒公司的四履带方案,
这一思路被AE坦克所借鉴
四履带方案是克莱斯勒公司主推的方案,由一台500-600马力的燃气轮机为4个电动机供能,再驱动对应的4条独立履带。这种构形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提升因中弹或触雷,前履带损毁的情形下坦克的生存性,且能够利用两组履带之间的空隙,布置尺寸更大的炮塔,扩展战斗舱空间;作为备份的双履带方案则由一台700马力的8缸水平对置气冷柴油机驱动,扭杆悬挂、3对托带轮及7对直径24英寸的负重轮提供了不错的地形适应力。
数据汇总
介绍完了克莱斯勒MTC 2TC的历史原型,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游戏表现!截至2024年1月11日,克莱斯勒MTC 2TC的游戏内参数如下(均为未装备成员、配件、战地升级时的基础参数):
类型:M系VIII级金币中型坦克
生命值:1300点
发动机功率:700马力
重量:40吨
单位功率:17.5马力/吨
最大前进/倒车速度:50/-20千米/时
车体转速:40度/秒
炮塔转速:36度/秒
观察范围:390米
通讯距离:745米
车体装甲:102/51/38毫米
炮塔装甲:254/76/51毫米
火炮:105毫米炮
弹种:AP/APCR/HE
单发损伤:360/360/440点
穿透力:225/255/53毫米
飞行速度:1000/1400/1000米/秒
装填时间:10.2秒
DPM:2117.7点
精度:0.38米
瞄准时间:2.3秒
俯仰角:-10/+20度
载弹量:50发
乘员(4人):车长、炮手、驾驶员、装填手
隐蔽系数(开炮前/后):暂未公布
游戏性能
克莱斯勒MTC 2TC拥有一门经典的105毫米单发炮,纸面参数与大名鼎鼎的M54“变节者”基本一致——相同的AP/APCR/HE配装,相同的360点单发损伤,基本一致的炮弹穿深,相同的10.2秒装填时间与2117.7点的DPM,相同的0.38米精度与-10/+20度俯仰角,2.3秒的瞄准时间甚至还优于“变节者”的2.5秒。三扩系数这一隐藏参数暂未公布,但从“出色的稳定性”的描述来看,这门炮的实战表现应当值得信赖。
游戏中的MTC 2TC倒也忠实还原了“类似M48的防护”,其炮塔前侧后的厚度分别为254/76/51毫米,但由于炮盾区域相对更小,有被高穿炮弹直接抽穿脸颊的风险。M系坦克传家宝式的“脑瘤”也被完整继承了过来,成为炮塔防御的最大漏洞。车体正侧后的厚度分别为102/51/38毫米,首上能凭借大倾角概率弹开炮弹,履带加持下的侧面也能在小角度时吸收部分同级坦克的炮弹。
机动方面,MTC 2TC显得相当灵活,整体水平与VIII银中坦M26“潘兴”类似,其最大前进/倒车速度分别为50/-20千米/时,车体和炮塔转速分别为40/36度/秒,配合出色的17.5马力/吨的单位功率,使它能够完美履行支援型中坦的职责,无论是长途转场还是近战交锋都游刃有余。390米的观察范围是同级中坦的中等偏上水平,在装备高光和成员技能的加持下很容易叠到445米以上。
写在最后
总体来说,克莱斯勒MTC 2TC虽然挂着中坦的“两道杠”标志,但它无论是从防护、火力上看都是妥妥的重坦水准。实战中它的玩法应该与以M54“变节者”为代表的支援型重坦有异曲同工之妙,倘若能利用好地形的起伏与良好的炮控,对抗更高等级的坦克也不在话下!各位对这样一台独特的坦克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观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