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杀十周年华歆怎么获得 三国杀十周年华歆获得方式
三国杀的台词质量参差不齐,既有像“你的牌太多了”这样的迷惑台词,也有不少精彩的典故台词,本系列就是对于一些高质量的武将台词进行典故的介绍。
华歆(157 年-232 年 1 月 30 日),字子鱼,汉族。平原郡高唐县人(今山东省高唐县)。汉未至三国曹魏初年名士、重臣。官至太尉,博平县侯,谥号“敬”。
提到华歆,我们可能会想到小时候学的管宁割袍断义的典故,以及《三国》电视剧里的反面形象,但正史中的华歆形象并没有这么不堪,而管宁后来做官,也是因为华歆推荐。本文中,我们就通过华歆的武将台词,来了解一下正史中的华歆。
我们重点介绍华歆的经典皮肤:
经典形象 华歆
我们来看看华歆的第一个技能“望归”两句技能的台词:
“存志太虚,安心玄妙”:出自曹植《辅臣论》,“清素寡欲,聪敏特达。存志太虚,安心玄妙。处平则以和养德,遭变则以断蹈义。华太尉歆也”。能得到曹植如此高的评价,可见华歆的名望。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,华歆官至太尉时已经是明帝时期,此时的曹植不在朝堂之中,因此这一评价应该说比较客观。
“礼法有度,良德才略”:这句话也是对华歆才德的评价,华歆为人淡雅,清正廉洁,对优秀的人不吝赞美,对人的缺点也不会过分诋毁。除了高尚的品德外,华歆先后在多个枭雄手下为官,始终深受器重,也足见华歆的才能。我们现在看史书中记载的当时的人对华歆的评价,几乎所有人对华歆的才徳给出了很高的评价。
我们下面来看华歆的第二个技能,“息兵”。
“千里运粮,非用兵之利”:这句台词出自华歆的《止战疏》。此文出自明帝时期,曹睿令大司马曹真、大将军司马懿伐蜀。华歆上奏明帝,文中说“且千里运粮,非用兵之利;越险深入,无独克之功。”。华歆认为,远途运粮,对用兵不利,涉险深入,不利于战胜敌人,主张止战养民。
“宜弘一代之治,绍三王之迹”:同出自《止战疏》,“大魏承天受命,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,宜弘一代之治,绍三王之迹。”魏国秉承天意,圣明的君王应该像成康两帝一样成就一个太平盛世,应当弘扬盛世的治理,追随三位先王的足迹。这里的成康,指的是周成王和周康王的“成康之治”,是盛世的代表。从这两句台词中,我们可以看出,华歆主张重农非战,重视文教德化。这一点在其他皮肤的台词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。
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华歆其他两个皮肤的台词。
清品廉徳 华歆
望归:
“念单车远行,怀璧为罪,愿宾客为之计”:出自三国志,华歆从吴国前往魏国为官,吴国的宾客朋友们送了华歆很多钱物,华歆没有当场拒绝,而是记下了都是谁送的,到临走的时候,对众人说,“本无拒诸君之心,而所受遂多。念单车远行,将以怀璧为罪,愿宾客为之计。”于是“众乃各留所赠,而服其德”。
“通而不泰,清而不介”
息兵:
“为国者以民为基,民以衣食为本”,“使大魏无饥寒之患,百姓无离土之心” :两句台词均出自《止战疏》,其中第二句原文为“使中国无饥寒之患,百姓无离土之心”。
笃学不倦 华歆
望归:
“静水深流,渊清玉洁”
“六籍堕废,以崇王道”:个人感觉这句台词比较迷惑,台词出自《三国志》,“丧乱以来,六籍堕废,当务存立,以崇王道”,意思是说,天下动乱,六经毁坏衰败,现在应该保存扶持,以发扬王道。台词中的说法确实是让人感到很迷惑。
息兵:
“兵不得已而用之,故戢而时动”,“大魏承天受命,应以圣德当成康之隆”:均出自《止战疏》。